海洋环境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在这些环境问题中,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尤为突出。
二)海洋生态破坏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海鸥的保护现状 为了保护海鸥这一重要的生态资源,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限制捕鱼和污染等活动,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海鸥的监测和研究,掌握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制定更加科学的保护措施。
最后,在社会影响方面,厦门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该专业的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全球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厦门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提高公众对海洋科学的认识和关注做出了贡献。
发布于1982年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经1999年修订后,从2000年4月开始实施。新法在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防治海洋污染工程建设项目和遏制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海洋开发技术严重破坏
1、首先,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开采并未达到充分利用,反而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这表现为近海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严重损害了海洋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其次,入海污染物的增加,使得某些海域的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威胁。
2、由于海洋综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海洋开发技术落后,加之一些部门的急功近利,导致对海洋资源的严重破坏。
3、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生活废弃物、生产(工作)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人为过程中和自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海洋石油污染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极为恶劣的,将其称之为“海洋杀手”毫不为过。
海洋开发技术日新月异的海洋开发技术
1、海洋遥感技术 海洋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以光、电等信息载体和以声波为信息载体的两大遥感技术。 海洋声学遥感技术是探测海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声学遥感技术,可以探测海底地形、进行海洋动力现象的观测、进行海底地层剖面探测,以及为潜水器提供导航、避碰、海底轮廓跟踪的信息。
2、最后,海洋导航技术,如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和水声定位,对于保障船舶安全和定位具有关键作用。中国在引进并发展这些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建立了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还在卫星导航领域拥有众多定位点,成为全球导航技术的重要力量。
3、世界上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30多处,其中的20多处位于太平洋洋底,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11000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域。深海探测,对于深海生态的研究和利用、深海矿物的开采以及深海地质结构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